永盛农业种植网
首页 > 蔬菜资讯 > 芦笋移栽技术

芦笋移栽技术

笋茎分地下茎和地上茎,各有不同的功能。芦笋为须根系,由肉质贮藏根和须状吸收根组成。肉质贮藏根由地下根状茎节发生,多数分布在距地表30厘米的土层内,寿命长,只要不损伤生长点,每年可以不断向前延伸。下面我们来看看芦笋移栽技术是怎样的? 1.栽培地的选择 栽培地必须选择土层深厚,富含有机质,通气性好,排灌条件、保水、保肥好的砂质壤土。避免选择重粘土、耕作层浅、地下水位高、田块四周种植水生作物及未种植过百合科作物的田块。 2.幼苗素质及苗床处理 幼苗素质的好坏是保证芦笋成活及植株健壮生长的关键。壮苗标准:苗龄为70天,株高20厘米,株数2-3株,地下根系4-5条,茎粗为0.2 厘米。同时移栽前对苗床进行土壤消毒,即用40%“8701”胶悬剂800倍进行泼浇,并在移栽时应将大、小苗分开移栽。清除田间杂草,带泥移栽。 3.施肥 芦笋为多年生喜肥作物,基肥至关重要,为此应在机耕之前,施足有机肥,一般每亩普施优质腐熟有机肥30-50担,复合肥50公斤。 4.移栽 4.1 移栽时间:移栽时间应根据前茬作物来确定,常规移栽时间为6月中旬至7月中旬,并在实际移栽时选择阴天进行,以提高成活率。 4.2 移栽密度、;移栽密度直接影响芦笋产量。芦笋的最适密度以5-8年内不影响产量为宜,我们根据多年试验,亩栽1500株为最佳密度。 4.3 移栽:按行距1.5米(如果移栽至大棚,应将大棚两边的两行芦笋向内移动30厘米),株距30厘米进行移栽,移栽时应将鳞芽群保持一直线,并将鳞芽群的生长方向与定植沟同向,以便以后每行地下茎向两侧发展较为一致,使抽生嫩茎的位置能集中在畦的中央。 4.4移栽深度:在畦做成马背式的基础上,移栽深度(鳞芽群至地表)掌握在2-3厘米,移栽结束后浇足活棵水,缩短缓苗期,保证芦笋尽早成活。但应注意,移栽时一定要单棵移栽,同时移栽时棵盘伸展方向应与定植行同向。 以上就是芦笋移栽技术的介绍了,希望本文能给大家带来帮助。如果还想了解更多,可以到农业之友--芦笋频道,查看更多关于芦笋的信息。

标签:

猜你喜欢

蔬菜资讯 贵州山村茄子大...
今年,凯里市炉山镇伟勇村56户农户种植了200亩茄子。茄子挂果快,持续时间长,亩产5000斤左右,但农户们销售渠道狭窄,造成了产品积压。 茄子挂果个大量多...
蔬菜资讯 警惕扁豆中毒
扁豆含有较丰富的红细胞凝集素和皂苷,这两种生物毒素分别具有红细胞凝集和溶血的作用,进入后发挥生物作用而致病。 人们在食用扁豆时往往制作上存在不妥之处,贪图...
蔬菜资讯 茭白黑粉病的发...
茭白黑粉病是茭白的主要病害,主要危害叶鞘和茭肉,导致茭白产量和品质下降。现将该病主要症状和综合防治方法简介如下。 一、主要症状 叶鞘染病初期,病斑为深绿色...
蔬菜资讯 茭白虾共生模式...
渔洋镇湖美人家种养专业合作社830亩“茭白+虾”共生模式,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生态效益。下面将其技术要点分享给大家。 技术要点: 1、选择水源充足、...

强力推荐